Appearance
这些年
今天,我从事MBA工作5213天了。
MBA之于我,是人生困顿坎坷后的一次机遇。从大学毕业的意气风发,到而立之年的消沉低落,甚少有人了解我过往的经历和年轻时候的徬徨。在一个偶然的时刻,我站在了MBA的大门前。从大门紧闭到渐次打开,从被动应付到主动思考,这个过程的转变是艰难的,因为它彻底颠覆了那个时候我对人生的理解。这是一次像从断肠崖掉落绝情谷,当已习惯谷底平淡生活后,突然发现一个新的机会。10年我在办公室挂了一副怀旧画:广阔天地,大有作为。这就是那个时刻我的心态。
MBA之于我,是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。应该说,我们都是想做一些大事的。所谓的“大事”,或者说成功的定义,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,在不同的时刻有不同的认识。所以这5000多个日日夜夜,虽然也有倦怠和疲惫,也有痛苦和无奈,有过种种负面情绪,我想这也是人生常态。最开始可能是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”的冲动,到后来是“有一天桂电以MBA为荣”的执念,现在或许是“大家好才是真的好”的理想。其实它从来不是一个清晰完整的概念,只是在十余年间随着年龄增长和心态变化隐约不同。心态在不停地转变,那些支持自己坚持下去的想法也在不停地转变。当一个信念无法再支撑下去的时候,或许就会有一种新的信念涌现。给自己一个理由,把这件事情尽量做好。
我热爱MBA,是因为MBA所给予人生的可能性和多样性。
十余年来,我十分喜欢“不为彼岸只为海“,也将它传递给了大家。生命旅程十分短暂,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一定的要求我们必须完成什么,从这个角度而言,人生是没有目的的。但是,即便是没有意义的生命,我们仍然需要承载这无处安放的灵魂,扬帆远航。航行没有终点,没有航标,所有的锚定行程都是自己设置的航行规则,这也是人生所谓的意义所在。存在先于本质,然后再去探寻意义,为自身的存在赋予意义。所以,结局并不重要,或者是每个人的结局都已经注定,过程才是最重要的。这就是我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。
十余年来,我很孤独。我对人生价值的定义也许偏离了主流社会。因此,我的很多做法很难获得认同。例如十余年坚持做MBA这件事,很多人不理解,认为我丧失了前进的勇气,选择了躺平;或是恋栈把持,不肯让位于人。我无法追求理解,因为该做而尚未做的工作还有很多,因为心中对MBA的期待还有很多,因为铺设的发展之路还不够好,未来要面对的困难还有很多。谁人背后无人说,谁人背后不说人。学会守心自暖,才能岁月从容。“唤起一天明月,照我满怀冰雪,浩荡百川流。”时间会证明一切。
十余年来,我很幸运。不少领导不计较我学识浅薄、学历低微,反而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肯定。因MBA而结识的朋友们,给我全方面的关怀和帮助。青眼难逢,在每个无法坚持的时刻,总会有一双双温暖的手悄然出现;在每个孤独彷徨的时刻,总会有一盏灯隐约闪现。我一直感谢这个世界和我身边的师长、亲朋好友们对我无条件的支持和信任,不求回报的关心和爱护。
十余年来,我一直担心由于我的认知、学识等的限制,由于个人存在的缺点、错误,可能会给MBA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对发展的制约。所以,一直诚惶诚恐,一直小心翼翼。承蒙厚爱,大家当面都给予我很高的评价和鼓励。我十分明白,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,只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将光环聚焦在我的身上。所有取得的成绩背后是同事们、同学们、朋友们无私的帮助和付出。我也一直十分珍视我的老师们、朋友们直言不讳的告诫和提醒,这些逆耳忠言让我可以行稳致远,善始善终。
但是,我们也必须看到,这样的锚定价值背后的隐忧,它决定了价值的内在性和相对性。我们所谓的价值都是自身的设置,依靠外界的即时反馈而存在、修正、证明,这个过程可能是一种自我幻觉,也许会存在自我否定。或许在某段航程、某个时刻,我们可以和一些人打成价值共识,但是想获得全过程全方位完整的价值认同目前来看属实是一种奢望。
阿德勒说:“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,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。”
人活一世,没有私心杂念是不可能的。每经过一个重要的节点,我总会收拾总会总结一下自己的经历,收拾一下心情。从职业本身和对MBA的认识而言,我一直希望,无论从人的个人属性还是社会属性,无论从MBA的设置初衷还是发展目标,都必须强调人和项目的社会责任。
所谓的社会责任,应该是心系社会,身负责任。是由内而外的,而不是打着公益的幌子在谋求个人利益。出发点和归结点体现的是一个人最本质的东西,敏锐的人也能从中深切体会。天下熙熙皆为利往,只有利益才能驱动绝大多数的运转,完全摒弃利益驱动是不现实的,这样更加显得发自内心的无私奉献的弥足珍贵。
就MBA项目而言,在校内我们建立了MBA联合会,在校外我们建立了MBA同学会。构建之初是参考了前辈院校的成功经验,但是随着工作的推进,我越发觉得社会责任的体现主要依靠这两个组织的成功运作。
费孝通先生是一位深谙世界文明史的智慧老者。他在杖朝之年道出的“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,美美与共,天下大同”十六字箴言,也是值得学习借鉴的为人处世之道。它既包含了自省自觉的意识,也包含了多元共生的理念。
和羹之美,在于合异。君之之交,和而不同,周而不比。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智慧,也是这些年来对待工作和身边同事、朋友的原则。
好的人生,不慌不忙。
(此文撰写于2023年12月16日)